一台很穷的抢票机器

与不同世界之间的灵魂握手。

书摘《养蜂人之死》

null《养蜂人之死》是瑞典作家拉斯·古斯塔夫松三部曲中最出名的一部,是一部在现在看来依然架构十分有趣的存在主义小说。


整个故事以遗物的方式呈现,三本笔记,一段人生。作者用极具实验性的写作方法和兼具哲学气息的细碎语录勾勒出主人公生命最后的旅程。


读惯通俗小说和励志故事的读者可能一开始会感到不习惯。文字有些地方略显模糊和晦涩,我想可能与原著的叙述方式有关,更“艺术”也更“自我”,不过这更符合几本遗留于世的随笔被发现整理出的结果,在真实性能更令人信服的同时也赋予了作品诗意的音乐美感。


而整体来看,在破碎的独白中,整部小说的架构并非不够清晰。叙述者匆匆退场后,爱情、童年、事业、信仰、肉体之死轮番登场。


非常喜欢作者一开始就埋下的蜜蜂与蜂群的比喻,看似描写偏居一隅的个体,个体中流露出的确实整个人类社会的迷思。在工业化的时代,人也会被工业化地对待,个体的死亡都是渺小的,吸引不起集体的关注,众人会将其物化和清除,而若要将死亡赋予意义,必须奋起反抗,去质疑既定的结局。


不同于其他与癌症和死亡相关的故事,《养蜂人之死》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反思了人生,主人公以有别于主流“抗癌斗士”的全新姿态诠释了勇毅的定义。向死而生,活着的意义有时正是因为死亡,生命的主动权在患病的主人公手中不断滑脱又被抓住,重复的口号不断萦绕耳畔:我们重新开始。我们绝不放弃。


丢掉医院寄来的信件,与其说是逃避,不如说其实包含了对指定命运的一种抵抗。和在医院中违心地苟延残喘相比,不失为一种真正的勇毅。几十年匆匆而过的人生难以留下痕迹,所有日子却在疼痛的一次次侵袭中变得清晰可循起来。可见在作者看来,疼痛的在场是确认存在的重要依据,那么在这段时光里深深感受疼痛、将过往的经历再度折叠、拉长,是否也可以当作对已有生命的重新延续?


如果必有一死,那选择如何迎接死亡这个结局的自由要被把握,即使终究会被社会遗忘、扫开,也是活着时努力在世界上刻下痕迹的证明。 


如果人的一生的每天都是一场小小的死亡,伴随的疼痛而感受并表达疼痛是否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如果在奔向死亡的路上同时奔向自由是一场自救之旅,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在自救的路上。



ps 记录一下书中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我在夏夜的光线下坐在那里,通过她认出了风景。”虽然主人公是站在婚姻失败的情况下回忆已死的爱情,但这句话真的好浪漫呀!

pps超级喜欢镂空的封面设计室友都夸好!!(可惜拍不好看orz)




书摘


一个蜜蜂社群死去时,感觉差不多是一头动物死了。那是人会思念的有个性的存在,几乎像思念一只狗,或至少是一只猫。

人对一只死去的蜜蜂完全无动于衷,人不过将它扫开。

奇异的是,蜜蜂们完全采取同样的态度。像这样对他者的死亡完全缺乏兴趣的动物实不多见。假如我换巢框时过于粗心地压扁了几只蜜蜂,其他蜜蜂会将他们拖出去,和处理出故障的机器相仿。不过,假如碰巧有一些被压扁,它们总会首先取下花粉。

而那单独的一只蜜蜂如同发条上的一只螺母或螺丝一样没有个性。

那么我们人呢。很多时候我们也都是毫无个性,仅作为族群里的一只螺母而存在着。是不是挺让人沮丧。体制里个体不被体察,大家机械的活着,存在的存在着,消亡的消亡了。


我所学到的是:生活没什么真正的出路。

人只能带着聪明和狡猾延迟决定。但没有出路。这是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出口那儿只有死亡——而那自然根本就不是出口。


然而,人必须问自己的是:当我们爱某个人,或更准确地说,对某人产生迷恋时,我们迷恋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是爱着关于某人的想法,还是爱着这个人本身?也许我们只能和我们自己的想法相处?也许我们一直爱着的只是我们的想法?


评论(4)

热度(91)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